科技魔方

国产品牌高端化,为什么比亚迪和vivo成功了?

媒体头条

2023年01月09日

  “这个价位要什么自行车”。

  过去,这句调侃被广泛运用。从苹果转投国产安卓阵营的用户,从BBA切换至国产新能源的车主,一度属于消费者当中的“少数派”。

  大多数消费者心理有一道鸿沟,品牌的高低之分与外来和国产紧密挂钩。看似为一句调侃,实则生动诠释了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印象:性价比首选,但不够高端。

  性价比路线的狭小空间,对于所有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并不友好。一类品牌甘愿薄利多销,渐渐失去了对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嗅觉,在消费承压中淡出主舞台;一类品牌心存志向,在低端市场中摸索,不忘积蓄冲击高端的力量。

  如今,产品价位与单车毛利率齐飞的比亚迪却一车难求;vivo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中名列前三,虽仍被称为“蓝厂”,但毫无疑问,少了一份调侃,多了一份亲切。

  国产品牌高端之路充满坎坷,回看比亚迪和vivo的高端化进程,不难发现众多相似之处,而两者的成功绝非偶然。

  选择难路

  品牌的冲高思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空降”,另一种是“平推”。

  前者母品牌不再扩展高端产品,而把高端化重任完全交给新品牌。比如丰田推出雷克萨斯,吉利先推领克再推极氪,新品牌“空降”而来,这也是采用率更高的一种高端化模式。

  好处显而易见,新品牌能最大程度解绑母品牌的历史包袱,以新高的定位去拓展更高的价位。其母品牌不必经历漫长而痛苦的高端化过程。

  选择“空降”模式无疑更具效率,但也并不是没有弊端。毕竟新品牌横空出世,定位如果高于母品牌,那么作为支撑的产品力,将从设计、质量、技术等多个层面给厂商带来新的挑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母品牌基础,容易陷入“徒有其表”的尴尬境地。

  第二种冲高思路,以基础研发带动整体品牌的高端化,相对而言更加困难,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首先,母品牌冲高需要更多的时间。迈向高端的鸿沟的确难以逾越,比亚迪直到2018年才推出了混动版唐,售价终于突破三十万元,而其首款混动车型推出还要追述到12年前;vivo目前的旗舰X90 Pro+顶配价格达到6999元,往前看,行业首发前置柔光双色的X9可以看作是其发力影像的早期产品,如今已过6年。

  如果再追述,比亚迪和vivo“修炼独门武功”的时间,远远早于其产品推出时间。

  持续的投入必不可少,资金的压力可想而知。如今牢牢占据新能源全球销量“杆位”的比亚迪,在燃油车时代并没有傲人的销量,在去年以前,其年度总销量长期处于40万辆上下,而吉利早在2015年就突破了50万辆年销量,去年更是达到了132.8万辆。

  对于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巨大研发投入,对比亚迪燃油车的发展有一定程度制约,而本就较低的毛利率,以及支撑力并不强劲的销量,都时刻考验着比亚迪的耐力。

  vivo虽然不断推出亮点产品,行业领先的HIFI手机、全球最薄智能手机等,但仍被归功为线下渠道优势和代言人娱乐营销。X9作为当时vivo顶级旗舰机型,顶配售价仅为2998元,价格依然保守。长期受制于较低的ASP,vivo只能缓慢和辛苦地积累资金用作研发。

  前瞻技术可能是未来,但一定影响当下。

  面临市场份额遭受冲击、低毛利率困境,不少厂商会丢掉最初的梦想,老老实实把眼前的日子过得尽量滋润一点,即使冲击高端,也采取了更为便捷和保守的模式。

  在存活与发展中做出取舍,这并没有错。

  比亚迪和vivo的取舍在于,不过分看重中短期市场份额,而是作为过渡的跳板,积蓄实力,从根本上走出低端困境。

  两者推出新品牌的时期,都是基于各自母品牌具备一定高度之后,出发点并不是拉高定位,而是涉及更宽广的领域,满足细分市场。

  腾势与中高配比亚迪唐所处同一个价位区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外观和内饰采用两套设计语言,以迎合不同细分客群;iQOO以专业游戏属性开拓市场,与vivo的专业影像属性形成互补。

  底层基础成熟,自然过渡到品牌整体高端化。选择“平推”模式,正是基于这一长远考虑。但难度显而易见、考验如影随形,能够坚定走通实属不易,溯其根本,在于两者有相似的内驱力。

  把路走宽

  回看过往不难发现,比亚迪和vivo耐住了寂寞,才促成了有力的“后手”,而内驱力显然不是单纯着眼销量,而侧重于成就伟大的品牌。

  实现目标,不是单纯让子品牌起飞。作为品牌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母品牌也需要相应的成长,才有利于品牌矩阵整体向上,拓展冲高上限。

  国产厂商的母品牌受起步影响,性价比形象深入人心,一时无解。比亚迪和vivo非常清楚,跃起“灌篮”有不小的难度,先练好“三大步”更为实际。

  第一步即用户思维。举个例子,iPhone左上角返回功能如今正遭遇大屏时代的体验尴尬,在用户千呼万唤中,却一直未做改变。

  不可否认,iPhone是一款伟大的产品,同时也不能忽略其成长中不时流露出的些许自大。这并非个例,奔驰汽车的后轮转向单独收费、宝马安全带预张紧功能标配变选配等等,国外高端品牌渐渐与“群众路线”背道而驰。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可能是处于弱势的一些国产品牌所思考的,逆袭之路的起点正是用户思维。

  vivo自研了一套影像“鲜明色彩”,大部分用户直呼成片色彩生动明快极为讨喜,也有不同声音:装饰商人把材料拍给用户时,色彩准度欠佳;医学教授无法通过照片将准确的解剖细节用作授课。为此,vivo专门联合蔡司推出了“自然色调”,两套色调自由切换,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vivo高级副总监施玉坚曾说:我们坚持用户导向,穿着用户的鞋子在企业里奔跑。

  无独有偶,2013年全国多个城市雾霾爆表,比亚迪首次披露PM2.5绿净技术,后来迅速被国内车企标配,而大多合资车企的动作则慢了数年。王传福说:用户体验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两家的品牌价值观极为相似,把用户需求作为科技与创新的原点。

  比亚迪著名的E平台,从1.0到3.0,从分散独立设计,到电驱动、充配电三合一,到全球首创八合一电动力总成;产品从E6到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混动、纯电两条腿强劲有力,即为E平台底层优势所在。

  以DM-i产品表现为例,99%的城市工况下车辆由电机驱动,81%的时间发动机为熄火状态,高速工况时,发动机和电机可同时输出动力。从用户体验来看,低速场景安静顺滑如纯电汽车,高速场景动力远超同级别燃油车,而实际油耗往往低于同级别燃油车50%以上,驾乘和省钱体验都很直观。

  用科技改进用户体验,也是vivo的拿手好戏。V系列影像芯片由vivo自主研发,在此之前,手机影像、游戏性能全部依赖SoC表现,而V系影像芯片加入,不仅能作为协处理器分担SoC工作量,糅合自研算法与玩法,打造独特的影像风格,也能在游戏中实现帧率补偿与画质提升,从功能和功耗上满足用户需求。

  “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过往消费观悄然变化,用户心中对于高端品牌那道鸿沟,正一点一点被填满。而行业整体进步,品牌如何脱颖而出?

  全面屏、屏下指纹、微云台......回顾vivo影像进化史,众多行业首创引领了行业方向,切实有效地改进了用户体验。如今的X90系列,带着蔡司1英寸T*镀膜大底,30ms超低延时快门、深度降噪定制算法等一系列创新与升级而来,在本就惊艳的X80系列基础上,再次突破。

  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续航差异明显,但显然无法与用户安全的重要程度相比。基于此,比亚迪开发出了刀片电池,也是全球首先通过针刺实验的量产动力电池。

  类似的例子很多,可见创新是比亚迪和vivo品牌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以用户导向,比亚迪和vivo构建了科技与创新的底层基础,无论是汉、唐家族,还是X系列、X Fold系列折叠屏,都表现出了各自高于行业的产品力,获得了市场先机。

  vivo副总裁胡柏山曾说,高端机之路是每个品牌来说都是逃不掉的,谁能在这个地方率先取得应有市场地位,谁就会在未来竞争中,持续获得相对优势的领先。

  当前手机市场大盘向下,4000元以上市场却有所增长;与之相似,汽车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车型出身点位选择在30万元上下,品牌高端化已经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

  比亚迪和vivo稳稳迈出的“三大步”,过程艰难但务实有效。独家差异化和竞争力随之而来,母、子品牌整体高端化极具说服力。

  时间是良药,善用者善察。不可否认,母品牌冲高需要付出更多,可贵之处在于比亚迪和vivo一路向上的过程中,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这是一种长期主义。

  用时间表态

  今年,比亚迪和vivo在各自行业中持续高光表现。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vivo以22.1%的市场份额拿下国内三季度销冠,如果把时间拉长,这是其近两年的第6次季度销冠,表现强势。Q2,vivo在35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达到13%,国内仅次于苹果排名第二,并且同比增长一倍。X80系列大卖,vivo在3500-5000元价位销量同比暴增504%,X80系列也成为了该价位段销冠。

  比亚迪1-11月销量达164.2万辆,同比增长218.74%,拿下全球年度销冠几乎没有悬念。11月销量约23万辆,已是连续第三次月销量破20万台。细看数据,高端车型成了销量增长的最大突破口。

  汉、唐家族11月分别售出31789辆、20020辆,前者连续三个月月销破3万辆,后者首次月销量破2万,在20万-30万+价位区间,高端定位的汉、唐家族销量仍在强劲上扬。

  比亚迪和vivo母品牌成功登高离不开各自打下的底蕴,而这并非一日之功。

  手机行业普遍采用代工模式,vivo是为数不多的重资产手机厂商。其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国内有东莞、深圳、重庆等,国外有新德里、雅加达等,如此一来,产能和品控都握在了自己手里;多年的摸索后,确立了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长赛道,也确立了其产品独家差异化以及进阶方向;陆续建成的全球9大研发中心,具备强大的整合人才、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自研。

  X系列乃至X Fold折叠屏系列的成功,正是源自vivo全方位的基础研发和体系完善;汉、唐家族的成功,也源自同样的底层实力。

  比亚迪从最初收购的秦川小厂,扩展到目前的9大生产基地。尽管如此,大量积压订单仍然考验着比亚迪产能,不得不说,“台下十年功”换来的丰收季,有点超出比亚迪预期,可谓幸福的烦恼。E平台历经19年,为比亚迪打造了两条强劲有力的腿:DM混动体系已经被市场检验十余年,保持迭代即领先的状态;近期销量趋势,纯电车型销量已经达到比亚迪总销量一半。

  熬过燃油车时代的寂寞、走出低毛利率困境,比亚迪和vivo品牌冲高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在当前快速发展中行业格局日渐清晰,复制其经验具备相当困难度。

  而两者能够在并不乐观的早期,决定侧重于未来,与各自领军人物密不可分。

  沈炜曾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忙着去做短期的事,看中短期的结果,而忽略长期重要的事,就会很容易出问题,也必然走不长远。

  王传福早在2003年就立下了目标:只生产新能源车。19年后终于得以实现。长期主义需要持之以恒的韧性和进取心,而这两点或许在激流涌动的商业战场中,最容易遗失。而这也是成就伟大品牌的必要考验。

  从总量看,比亚迪距离国际车企仍有距离,从高端份额看,vivo距离苹果还有上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借助当前的良性循环,两者的前进之路充满希望。

  三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达72亿元,同比增长221.68%,并首次超过了特斯拉。vivo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长赛道的研发投入,在认知正确的前提下,不设上限。vivo X80之所以被封为“最强天玑9000”,背后是与联发科长达22个月的深度联调;今年受疫情和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干扰,比亚迪单车毛利率却逆势上扬,背后是全产业链自研自产的体系优势。

  以用户为导向并加码研发,同时加强弱侧布局。vivo今年公布了软件生态战略全景图,比亚迪近年对于上游原材料布局动作不断,而当前两家的市场份额和逐渐提升的毛利率,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加固这一良性循环。

  作为国产品牌代表,比亚迪和vivo证明了母品牌高端化不仅可行,而且效果显著。选择“困难模式”,意味着前行道路更加艰难,但得到的“装备”也更加强大。

  在讲求速成的商业战场中,比亚迪和vivo的长期主义并不大众,如同稻盛和夫所言:大家都知道金子总会发光,但大部分人都在想怎么发光,很少有人在想如何成为金子。

+1

来源:银杏科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