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消息,国外媒体Gizmodo撰文详述各家厂商寻求打造可行的PC平板二合一设备的历史,解析该类产品为什么那么难以设计。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在最近的一系列新产品中,微软、苹果、谷歌、联想和惠普等大公司无一例外都展示了试图解决业界最棘手问题之一的电脑产品,即如何打造一款既是带有键盘的电脑,同时又是出色的平板电脑的产品?如何在不破坏整个产品的前提下将键盘附加到平板电脑上呢?每个制造商都在试图创造一款可以做到这一切的设备。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采访了一些顶尖的电脑设计师,来弄清楚为什么我们很难设计出兼具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特性的混合设备。我们称之为“不可能做出的笔记本电脑”。我们探索了这些两用型设备的历史,并仔细观察了一些让人对电脑未来十分兴奋的新产品。
创造出完美的“二合一”设备似乎要违背工程学的原理。处理器的速度必须足够快,以便进行性能要求高的多任务处理,同时也要足够低功耗,体积足够容纳到薄的底盘。这种设备必须要在各种交互模式下都能够完美顺畅地运作,不管你是用手指在显示屏上触控,还是用触控板和键盘触控。而关键的铰链组件,即让设备从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模式之间切换的关键机制,也不能出差错。
也许最早的尝试是康柏电脑公司(Compaq)在1993年推出的Concerto。Concerto是第一款同时拥有键盘和触摸屏的类PC设备之一。它有一个大大的铰链手柄支撑着它的大机身,还配有一个难看的640×480灰度级显示器。虽然在该键盘上打字的体验并不糟糕,但它也让人感觉像是一个计划外的加添物,必须要通过一条笨重的线缆连接到设备上。还有其他早期的类似于平板电脑的设备的例子,但在设计时带着人们厌倦用手指触控各式计算任务时会想要键盘的理念的,Concerto是第一个。它也非常不受消费者欢迎,康柏最终于1994年宣布停产。
21世纪初的二合一设备几乎和Concerto一样愚蠢。那些笔记本电脑又大又笨重,还受那个时代的手机启发,使用更笨重的铰链。它们一点也不时髦,也没有什么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尽管铰链可以运作,但却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在2010年代初期,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首先,苹果在2010年推出了iPad。这是第一款真正展示出触控式电脑的潜能的设备。早期的iPad做得并不是很出色——它们运行缓慢,过度依赖从iPhone移植过来的原有应用程序,除了看电影或读书之外,你不能用它们做什么。但它是鼓舞人心的。
然后在2011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8。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版本,拥有一个基于触控的用户界面。突然之间,任何一个制造Windows电脑的人都可以制造出一款类似于iPad的设备,让人们在使用传统的鼠标和键盘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使用平板电脑的体验。
为新式电脑的诞生作出贡献的并不只有iPad和Windows 8——更好的电容式触摸屏也提供了助力。不过,它们似乎给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带来了不小的鼓舞。2012年1月,联想发布了Yoga 13,该款13英寸的笔记本电脑配备360度的铰链,可变身成为平板电脑。同年晚些时候,微软发布了搭载Windows 8 Pro系统的Surface。该平板电脑式的电脑后来更名为Surface Pro。而后是2013年推出的Surface Pro——首款真正的二合一电脑。
从那以后,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打造可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模式之间顺畅换用的设备的尝试。其中,联想和微软确立了两种主要的设计理念,这两种理念在随后的几乎每一款二合一设备的设计中都有体现。微软Surface采用的是侧重平板电脑的设计,它依赖于关键的后部铰链来让设备变成一台可靠而结实的接近于笔记本电脑的产品。
另一方面,联想则是打造了侧重笔记本的设备,依赖于可360度转动的笔记本铰链。联想的铰链最终变得更受欢迎。它由ThinkPad团队开发而成,被Yoga系列产品采用,但联想没能申请专利。因此,其他的所有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都“借鉴”了该公司的设计,推出了自己的二合一笔记本。
过去一个月公布的产品基本上都密切契合上述的两种设计理念的任意一种。只有惠普和苹果设备是例外。苹果沿用iPad的设计。iPad属于平板电脑,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二合一设备,尽管缺少鼠标输入和蹩脚的键盘套会让它非常糟糕。苹果似乎在完全规避二合一的概念,而更倾向于做一种设备类型——平板电脑。
惠普正在做某种与众不同的事情。它另外增加了一个铰链来使其HP Spectre Folio能够平稳地从笔记本电脑变成平板电脑,其厚度比平常的侧重笔记本的二合一设备小得多。它的运作是如此的自然,乃至于让人惊叹于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但它仍然是一款比较厚的设备,无法在平板电脑体验上与iPad等真正意义上的平板电脑相提并论。
明白了吗?二合一的笔记本电脑似乎真的不可能实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