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魔方

2024,比大模型更火的是什么?

更多场景

2024年01月01日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

  眼下,AI大战仍在持续。

  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有名有姓的互联网玩家纷纷下场,围绕大模型做起了文章,国内已发布二三百个大模型,“白菜化”的趋势肉眼可见。

  与之对应的是,大模型落地似乎并不太顺利。

  2024年,打破行业僵局势在必行:无论是互联网头部玩家的布局,或是WAVE SUMMIT+深度学习开发者大会2023的观点交锋,都折射出AI之争正在悄然生变,应用接棒大模型,将成为互联网新的“主战场”。

  一言以蔽之,大模型的尽头是应用。

  押注应用,巨头们的新共识

  应用层,成为互联网下一个“富矿”。

  当互联网冷静之后,发现大模型很重要,但体现商业价值更为重要,否则就无法真正达到AI普惠的目的。

  从技术驱动走向价值驱动,创造繁荣的生态,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关于此,从李彦宏、周鸿祎、王小川等互联网大佬不约而同地强调应用才是AI的沃土,就可见一斑。

  “我们一定要去卷AI的原生应用,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了,模型才有价值。”李彦宏认为大模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机会,“AI原生时代,我们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但是不需要100个大模型。”

  于是乎,卷应用成为巨头们的共同选择。

  字节跳动推出“豆包”“小悟空”等,侧重搜索与视频编辑;腾讯推出“小琴”“未伴”“AI一起听”等,侧重社交与音乐;京东推出“京言”等、阿里巴巴推出“淘宝问问”等,双双侧重电商购物;百度更为彻底,旗下产品全部重塑不说,也推了“百度GBI”“云一朵”等AI原生应用……

  应用层成为互联网下一个“富矿”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在技术上,中国互联网公司虽然慢了半拍,但在场景上存在反超的可能,不管是产品重塑,还是应用创新,都有百花齐放的趋势。”

  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目前虽然还没有跑出杀手级应用,但丝毫不影响巨头们加码,毕竟能否抢占高地决定着今后在AI时代的生态位。

  此外,相关的AI初创公司也摩拳擦掌,AI原生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渴望复制OpenAI的成功,而巨头们也乐于押注具备独角兽潜质的初创公司,谋求双赢。

  譬如,MiniMax是一家颇有名气的AI初创公司,专注文本到视觉、文本到语音以及文本到文本的AI解决方案,新一轮2.5亿美元融资获得腾讯4000万美元的参投。

  不难看出,玩家们正在跑步前进。

  押“赛道”,不押“赛马”?

  需要注意的是,AI原生应用的2024虽然前景光明,但路途或许不会一帆风顺。

  首先,概念泛滥化。

  什么是AI原生应用,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有的照搬现成的APP底层逻辑,有的简单叠加AI技术。

  如此一来,用户的新体验感并不佳,甚至产生“不过如此”的错觉。

  事实上,AI原生应用是以AI技术为底座,充分融入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记忆等强悍能力,从而激发全新的用户交互体验。

  唯有正本清源,才能释放更大的替换需求以及更低的迁移成本。

  其次,开发门槛较高。

  大模型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基于大模型的应用自然也存在较高的门槛,对吸引开发者参与存在一定的障碍。

  问题在于,如若没有源源不断的开发者加入,生态繁荣就无从谈起。

  怎么降低开发门槛,让AI原生应用从大厂走向大众,考验着行业的智慧,这决定着行业能走得多快与多远。

  再次,昙花一现。

  之前,妙鸭相机突然走红,成为国内AIGC领域第一个出圈的AI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妙鸭相机的声量也逐步走低,昙花一现的迹象愈发明显。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妙鸭相机)这类工具应用的技术壁垒不高,效仿者络绎不绝,再叠加用户黏性不足,高开低走也在情理之中。”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行业不但需要杀手级应用,更需要长红的应用,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用户从移动时代走向AI时代。

  这三道坎,行业也在思考如何迈过,“大模型+插件”引起了巨头们的兴趣。

  譬如,百度推出灵境矩阵平台,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入驻,开发各式各样的插件,通过插件生态的繁荣,曲线实现AI生态的繁荣。

  通俗易懂地说,插件相当于变种的AI原生应用,即是大模型的价值入口,也是大模型的流量入口。

  这么一来,开发者的入局门槛降低,而平台也可以把握应用的水准,避免同质化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赛马”。

  毕竟,应用想长红难,但总有长红的应用,押“赛道”不押“赛马”。

  总而言之,2024年大模型依然很多,但更火的是AI原生应用,打造一个繁荣的应用生态,大模型才能发挥用武之地。

  那么,巨头们有了新课题。

+1

来源: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 作者:陈邓新

延展资讯